随着"618"购物节的到来,快递配送进入了高峰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地引入了大量无人物流车辆,以提升配送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大工业区格兰达物流产业园内,美团自动配送车、顺丰无人物流配送车、京东第六代无人配送车等共计40余台自动配送车近期集中进行了"联调联试"。目前深圳上路的功能型无人车数量已接近300台,预计到2025年底将突破1000台,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智能物流正在逐步融入日常生活。据专家介绍,无人物流车主要承担着货物"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能够自动完成从仓储中心到客户手中的运输,并且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种模式显著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和覆盖范围,特别是在夜间配送服务方面,无人物流车有效弥补了人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深圳在无人物流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全国首个面向规模化应用的自动配送创新体系外,深圳市还针对功能型无人车"申请审批、上路通行、数据接入、车辆标识"等关键环节,制定并严格执行"六个必须"与"五个统一"的要求。依托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多家头部企业共同签署了行业公约,以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广无人物流配送车的应用。例如,山东省济南市首批25辆无人快递车已正式上路运行。数据显示,这些车辆单车日均可完成5个往返,日均总行驶里程达6240公里,每日运输快件量高达8万票。通过无人化作业,运输单票成本显著下降了1.32元,综合效率提升了30%。
专家指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规模的扩大,无人物流车将推动整个物流链实现降本增效。长期来看,这不仅能够缩短配送时长、降低错误率,还能够通过数据优化仓储与运输资源配置,形成"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
根据行业研报显示,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端需求的增长,无人物流车价格持续下降,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目前,无人物流车已在快递、外卖、B2C零售、商超便利及生鲜宅配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应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级。
在无人物流车的制造和应用领域,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相关产业生态。例如,天准科技专注于无人物流车控制器业务,并为客户提供软硬一体的全栈解决方案;长安汽车则将无人物流车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传化智联已经在部分公路港内投入使用无人物流车进行试点运营;顺丰控股也在中转场和网点间的支线运输环节使用定制化无人车以提升效率。
专家建议,上市公司应进一步探索无人物流车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例如工业园区、港口、机场等封闭或半封闭区域的物流运输。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推动新技术在快递物流行业的普及和应用。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