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萌
从北京开始,编辑踏上了跨越五个内陆城市的高铁之旅。8天内完成6000多公里的行程并不容易,但作者仍然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研究和采访,近距离感受到中欧列车的活力和魅力。
在调查采访中,编辑真正感受到,从服务中欧列车的各种铁路员工到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海关监管人员,提高港口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再到为中欧列车提供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物流服务的运输公司和平台运营公司。每个人都为中欧列车跑得越来越快而感到自豪,每个环节都在默默地为中欧列车跑得越来越好而努力。
在采访中,中欧列车统一品牌首发司机、现任机车调度员钟俊兰告诉编辑:“作为中欧列车的第一代司机,我见证了中欧列车从零开始、从小到大的过程。我对中欧列车的感受和关注从未改变。我愿意一直保护它的发展。”
假如说“骄傲”是铁路职工的共同心声,那么“共赢”就是受访企业、商人最强烈的共鸣。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和主要外贸业务的米卡告诉编辑,过去十年来,义乌中欧列车的发展使其在进出口贸易商品的调度上更加自由。目前,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孔志坚也“扎根”在义乌,专门从事西班牙进口贸易,已成为中欧列车的“铁杆”所有者,这也是因为近年来中欧班列的稳步开通,使得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经营发展越来越壮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站在中欧列车累计开通超过10万列的新起点,可以预期,一列充满机遇和发展的“钢骆驼队”将继续在新时代的新丝绸之路上歌唱,一路走向数千英里。未来,我们将继续见证20万列、50万列和100万列中欧列车的开通!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