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冰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披露了数字人民币在该地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苏州市继续扩大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在交易场景和交易规模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总体而言,江苏省继续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进一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这有利于数字人民币在G端(即“政府端”)的应用。
已超过去年总量的60%
据披露,2025年第一个月,江苏省盐城市经济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金额超过4.7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数的60%。
盐城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作为优化商业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重要起点,不断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致力于促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全链使用,成功实现土地交易、工程招标、工程资金支付等场景的广泛应用。
总体而言,盐城正在进一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2024年3月,该市在招标专家评估费、政府采购专家评估费、产权交易价格、工程款结算、土地出让金等场景中完成了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总使用规模达到33.07亿元,使用频率达到9000多次。
2024年8月,江苏省盐城市数据局召开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会议,部署如何有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相关工作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交易效率,提高资本流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为市场实体提供更方便、更智能的支付体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所金融研究办公室主任刘斌认为,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表现出了促进金融技术创新、提高支付效率的潜力。结合今年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发布的相关工作成果和发展计划,反映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化,其生态系统建设也在加快。
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应用
此前,据苏州市数据局称,自去年以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广数字人民币。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已达到4个类别,26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量为77.57亿元,与2023年相比,交易场景和交易规模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实现了7个基础和高频应用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包括项目投标保证金支付、专家评审费、CA数字证书费、招标工具费、建设项目中标贷款、建设项目资金结算和投标保函费。
据编辑梳理,近年来,江苏省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的应用。2024年12月13日,江苏省数据局办公室披露,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常应用已在工程款结算、集中采购项目结算、电子商务平台结算、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费支付、国有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转让等场景中实现。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使用频率达到28.98万次,应用规模达到1339.502亿元,比2023年增长70.67%。
受访者普遍认为,数字人民币可以应用于“G端”领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告诉《证券日报》编辑,一是数字人民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底层架构,支持资金实时清算和智能合同功能,可以大大缩短财政资金拨付周期,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流通效率。第二,有利于提高政策实施的准确性。比如在民生领域,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扶贫资金、优惠券等政策工具,可以准确绑定受益人群的身份信息,结合消费场景限制,防止资金被挪用。第三,有助于优化政府。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