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杨洁
最近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的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提到,允许公共基金、商业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行业年金基金、银行金融管理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固定增长。在参与新股认购、上市公司固定增长、牌照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金融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和公共基金相同的政策待遇。
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示,将积极布局上市公司的固定增长轨道。
“实施计划全面优化了银行金融参与上市公司固定增值的资格认定。”光大金融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具体来说,一是允许银行金融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固定增值;二是给予银行金融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和公共基金相同的政策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金融资金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固定增值的门槛。
兴银理财有限公司首席股权投资官蒲延杰表示:“对于银行理财公司来说,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固定增长,可以实现中长期资本与优质资产的有效对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帮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根据银行业金融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截至2024年底,固定收益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所有金融产品存续规模的97.33%,比去年年初增加0.99个百分点;与去年年初相比,混合产品存续规模为0.73万亿元,占2.44%,比去年年初下降0.77个百分点;股票产品、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自2024年以来,监管机构一再鼓励和指导中长期基金进入市场,继续促进资本市场生态的改善,为中长期基金进入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实施计划的发布有利于促进银行金融子公司增加股权投资。
光大金融有限公司认为,银行金融子公司参与上市公司的固定增长有助于丰富其资产配置结构,减少对固定收益资产的依赖。同时,固定增长的锁定期机制促进了金融资金的中长期投资,消除了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有助于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此外,金融资金通过参与固定增长为企业提供直接资金,有利于支持实体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转型,有效发挥金融产品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
招商银行金融有限公司1月23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上表示,实施计划对金融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行业应加强权益能力建设,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编辑从光大金融有限公司了解到,未来公司将积极贯彻相关精神,研发长期(18个月以上)公开发行的“固定收入+”产品,通过产品扩张布局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积极丰富“阳光紫色”和“阳光蓝色”产品体系。此外,在政策规则或指导明确后,公司将积极注册线下投资者,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和业务运营流程,筛选符合新条件的产品,积极参与线下新股配售,努力满足投资者的股权投资需求。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