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曹卫新
并购概念股南京化纤股近期受到市场持续关注。12月5日,南京化纤股价波动,再次涨停。当日收盘价为22.54元/股,成交额近20亿元。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自11月18日恢复交易以来,南京化纤在14个交易日内收获了13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到22%。尽管该公司在此期间多次发布提示风险,但股价仍在上涨。
具体来说,11月2日,南京化纤宣布,公司正在筹划资产置换、发行股份、支付现金购买南京工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筹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将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和相关交易。公司股票自11月4日开盘以来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停牌期满后,公司披露了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票、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等一系列交易计划,并宣布自11月18日开盘以来恢复交易。
据统计,11月18日至12月5日,南京化纤共收盘13个涨停板,公司股价从7.00元/股上涨至22.54元/股。
编辑了解到,11月20日至12月4日,南京化纤发布了3份股价异常波动公告、4份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3份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和风险提示公告。
从公告内容来看,早期公司主要向市场提示二级市场交易风险、业务风险、重大事项不确定风险,向市场宣布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纤维素纤维、PET结构芯材料,无重大变化,公司业绩持续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8亿元,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9亿元。
随着公司股价的持续上涨,公司在风险提示公告中增加了提示交易拟议资产估值不超过9亿元,资产估值不超过18亿元。本次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股票发行价格确定为4.57元/股。不考虑现金支付和估值上限,本次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后,公司总股本为5.63亿股。根据目前的股价,公司的市值远高于上述资产的估值上限。
在最新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中,南京化纤还披露,数控机床、光伏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智能制造、国防航天等重组目标南京工艺品下游应用领域,其中数控机床、光伏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为主要应用领域。南京工艺品实现了个别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没有形成批量订单。2024年初至12月4日,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订单金额仅为10.24万元左右。
南京化纤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编辑:“公司之所以在公告中披露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醒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的交易风险,做出理性决策,谨慎投资。”。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编辑表示:“从基本面分析来看,南京化纤并购重组和人形机器人概念后股价飙升,但资产的业绩和估值是否能有效支撑当前高股价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公司披露了置入和置出资产的估值,并明确了股票发行价格,但市场的高涨情绪可能超出了现有基本面所能支撑的范围。从南京工艺现有业务体系来看,虽然已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但从订单量来看,业务规模尚未形成显著规模,未来上市公司能否搭上人形机器人的‘搭便车’还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